2010年正宁县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县政府办 作者:张龙杰 发布时间:2010-11-28 阅读: 次    【浏览字号选择:


——2010年12月27日在正宁县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28365365tw代县长    张龙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与《正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发展成效及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全面提速、加快发展”的主题,紧扣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思路目标和战略重点,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应对各类挑战,不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综括五年来的发展成效,主要有“六大变化”:  

  ——主要指标快速增长,经济运行态势良好。预计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16.3亿元,是“十五”末的3倍,年均增长14.2%;人均生产总值7014元,年均增长17.4%,均提前两年实现了预期目标。农业增加值6.3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年均增长7.6%;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万吨以上。工业增加值1.2亿元,年均增长21.9%。财政收入因煤田出让金收入增加,连续三年跨上亿元台阶,全年大、小口径收入分别完成1.7亿元、1.5亿元,剔除煤田出让金收入部分年均分别增长11.3%、9.5%。经济结构比例由“十五”末的48:16:36调整到38.7:17.2:44.1,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总量扩张、质量提升,为“十二五”跨越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带动成效显著,城乡面貌极大改观。项目争取和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五年累计争取项目资金12.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6倍;实施5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050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130个;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97个,到位资金2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9.8倍,办成了许多大事、实事和好事,带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五年累计投入城镇建设资金15.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9倍,编制完成了县城、9个小城镇和94个村庄建设规划,在全市率先实现了规划全覆盖。组织实施城镇重点工程382处,尤其是县城南、北环路开通、北沟生态休闲广场、人行道硬化、垃圾处理场、南苑小区住宅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带动城区功能完善、品位提升,建成区面积较“十五”末扩大了3.9平方公里,管理步入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城镇化率达到29.5%,较“十五”末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文明卫生县城。乡村道路建设迈上新的台阶,新修张刘、南罗等乡村油路(砂石路)686公里,通行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改善,新建维修水利工程322处,自来水入户率达到40%,解决了2.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中低产田4.7万亩,新修梯田6.7万亩,补充耕地7800亩,实现了占补平衡并有盈余的目标。新修淤地坝38座,完成造林11.4万亩,流域治理11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9%,较“十五”末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全国绿化模范县顺利通过国家复审验收。实施电力项目17个,建成无线通信基站120个,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和互联网。  

  ——产业开发提质增效,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富有成效,产业基地建设特色明显,“塬面果烟、川区蔬菜、林缘草畜、全县劳务”的产业优势更趋凸显。苹果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新栽果树17.3万亩,果园面积达到25.1万亩,如期实现了“人均一亩果”目标,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苹果基地重点县”。烤烟实现了规范化生产,种植面积稳定,烟田节水灌溉等项目顺利实施,改建新建密集式烤房1146座。蔬菜、草畜、劳务产业有了新的发展,五年累计新建设施蔬菜大棚4006座,四郎河川区万亩设施瓜菜基地被国家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扶持建办规模养殖小区18个,规模养殖户达到5326户;年输转劳动力5万人(次)以上,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100元。首批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任务圆满完成,新一轮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建设试点村27个,组建专业合作组织54个,建成不同类型小康农宅60处、6000多户,配套建设户用沼气1.1万户。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农村金融、民主管理等机制创新初见成效。  

  ——城市经济多元发展,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煤炭资源开发进展顺利,尤其是华能、中铝、唐山嘉华等国内大型集团公司参与开发,年产1200万吨、投资42亿元的核桃峪矿井已进入建设阶段,拉开了建设大型煤电基地的帷幕。地方工业实现了新的发展,实施工业项目50个,新增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2770户,荣获省级著名商标3个;组建创汇企业9户,完成出口创汇3824万美元。商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成商城和集贸市场13个、8.1万平方米,提供就业岗位3700多个。财政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实施农业产业化等财源建设项目34个,转移支付等财力补助由“十五”末的1亿元增加到3亿元,工资发放、社会保障、实事办理等重点支出到位,步入了财政“省直管县”行列。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粮食流通、行政审批等改革深入开展,研究制定各项管理制度40多项,办理落实人大代表建议164件、政协委员提案99件,县长信访接待日制度有效落实,行政效能有了新的提高。  

  ——民生问题有效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五年为民办理实事66件,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20个,解决了2.1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贫困面下降了10.3个百分点。认真落实抗震救灾政策措施,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改造农村危窑危房6918户,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18元、11183元,比“十五”末净增1653元、6049元,年均增长13.5%、16.8%。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14.1平方米、31.5平方米,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科技创新成效明显,实施科技项目6个,聘请经济顾问3名,下派科技特派员183名,申请专利13项,科技贡献率提高了3.4个百分点,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教育布局不断优化,改建新建中小学校舍12.7万平方米,向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5388名,生源地信用贷款资助贫困大学生1497人,群众体育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县。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加强,乡镇卫生院纳入财政全额供给,改建新建医疗卫生机构12个、标准化村卫生室74个、卫生厕所3400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4%,地方病防治工作位居省市前列。文化广电事业健康发展,完成了县志编纂工作,编著出版文艺作品15部,新建农民文化广场26个、农家书屋94个,实施广电“村村通”工程334处。旅游开发起步良好,编制完成了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和黄帝文化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建成了邓小平旧居、习仲勋旧居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计生服务条件得到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4‰。人事劳动保障工作不断加强,招录安置高校毕业生1496名、复退军人111名,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37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建成敬老院、福利院8个,发放各类保障金及救济款5448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3.9万人(次),城乡五项社会保险范围扩大,村干部养老保险全面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综治维稳工作扎实有效,先后被评为全省一级无毒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示范县和省级平安县。武装消防工作得到加强,民兵整组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组建成立了专职消防队和应急救援大队。安全生产、价格认定、民族宗教、经济普查、残联工作荣获全国先进。  

  各位代表,2010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全县上下坚持突出重点求突破,统筹推进抓落实,全面和谐促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发展大事多、好事多、实事多,各项工作特色多、突破多、亮点多,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项目带动,投资规模实现新突破。论证储备各类项目230个,资金规模79.5亿元;上报国家部委和省上有关部门项目48个,县城集中供热、绿色能源示范县等28个项目已列入2011年计划盘子;争取项目资金及经费补助3.6亿元。签约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1个,到位资金4.6亿元。组织实施5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74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4亿元,项目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产业富民,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总产量8.9万吨。新栽果树5万亩,苹果示范园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市委、市政府在我县召开了造林绿化暨苹果栽植现场会议。规范化种植烤烟3万亩,收购烟叶5.3万担,实现税收700万元。新建设施大棚1006座、日光温室321座,中药材、草畜、劳务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在全省1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县中率先编制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新编村庄建设规划24个,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5个,建成小康农宅10处、580户,村级综合服务中心7处,改建新建卫生厕所2000座,省上在我县召开了农村改厕工作现场会议。气象为农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气象信息“村村通”,国家气象局和省政府在我县召开了现场会议。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优势资源开发,城市经济取得新成效。宁正煤田核桃峪矿井建设、罗川东部煤田普查有序推进,周家煤电工业集中区、宁长二级运煤通道建设进展顺利。实施新上和技改工业项目18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00万元,万元GDP能耗降低5.8%,出口创汇1625万美元。财政“省直管县”体制顺利实施,税收征管扎实有效,监督机制日趋完善,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运行质量有了新的提升。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新改观。组织实施西关农贸市场改扩建、县城街道油罩等城镇建设重点工程62处,完成投资3.5亿元。新修通村油路、水泥路38.3公里,公路建养管水平走在全市前列,市上在我县召开了现场会议。新建维修水利工程70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00亩。完成造林2.2万亩,流域治理40.4平方公里,新修梯田2.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000亩,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改善民生,和谐发展呈现新局面。“20件实事”办理全面落实,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加快,招考安置高校毕业生351人,参加省十二运获得金牌4枚,荣获火炬传递优秀组织奖。新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新农合门诊统筹、药品零差价销售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开发规模扩大,建成村文化活动室32个、农家书屋63个,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5.6%。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新增就业岗位3320个,86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人口和计划生育“创新提高年”活动深入开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87%。社会保障范围扩大,改造农村危旧房2600户,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56户,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年850元提高到950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8.3%。国土环保、安监信访、司法救助、质监药管、民族宗教、金融保险等工作都有了新的进步,各项事业互为动力、协调发展。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改革创新,工作落实有了新举措。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机关作风整顿活动,政风行风明显转变,政府工作效能有了新的提升。高度重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36件、政协委员提案31件,办理率100%、落实率80%以上。全面推行信访工作责任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032件,调处成功率99.7%。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信息化建设、应急管理、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全县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团结和谐、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突出表现为“六个不相适应”: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与实现跨越发展不相适应。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市的46.8%,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全市19515元、7247元、6368元。二是财源建设滞后与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不相适应。税源结构不稳,增收渠道单一,人均财力1875元,仅占全国、全省、全市的3.6%、9.6%、16.6%,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产业化水平低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四是地方工业突破与推动经济转轨变型不相适应。地方工业弱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县生产总值的7.4%,煤炭工业正处在培育阶段,实现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五是城乡二元结构与实现统筹一体化发展不相适应。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用地困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拉大。六是社会矛盾凸显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相适应。随着改革创新步伐的加快,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群众在上学、看病、就业、社保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服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五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三个不动摇”,紧抓“三个不放松”。“三个不动摇”:一是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纲的思想不动摇。始终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牵住项目总纲这个“牛鼻子”,抢抓机遇,上争内聚,外引挖潜,改善条件,以项目工作的大突破带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二是坚持产业富民、工业强县的战略不动摇。始终立足县情实际,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业、壮大工业、培育三产,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理念不动摇。始终坚持用财政的钱办老百姓的事,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三个不放松”:一是紧抓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不放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坚持在规划编制、产业开发、基础建设、公共服务、机制创新等方面谋求新突破,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二是紧抓煤炭开发、推进煤电一体化不放松。煤炭开发是正宁经济腾飞的希望和潜力。必须始终紧扣建设煤电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定位,全力支持,密切配合,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三是紧抓对外开放、“引强入正”不放松。资金、技术、人才是制约正宁发展的“瓶颈”,必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优化环境、筑巢引凤,借助外力、激活内力,全面加快发展步伐。  

  各位代表,回首“十一五”,艰辛与汗水相伴,丰收与喜悦共融,全县各个领域、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多项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先后20多次承办省市各类现场会议,创造了一个光辉灿烂、令人振奋的过去,这是县四大班子齐心协力、团结奋进、科学运筹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监督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倍加关注、密切配合、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全县人民和关心支持正宁开发与建设、繁荣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十二五”发展思路及战略重点 

  “十二五”时期,是正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转轨变型的突破跨越期。从发展基础看,“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提升,全县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上,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十二五”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发展环境看,我县煤炭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具备建设大型煤电基地的资源条件,在庆阳乃至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具有后发优势。特别是中央制定出台的支持甘肃和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将庆阳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核桃峪矿井、正宁电厂等重大建设项目列入国家级发展规划,为“十二五”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根据正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客观实际,“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突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努力构建 “两个格局”(煤电一体化开发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实施 “两大战略”(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大力推进 “四项建设”(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全力开发 “四大资源”(黑,煤炭石油;绿,农产品;红,红色旅游;黄,黄土地域文化),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正宁建设成为陇上煤都和经济强县、产业大县、文化名县。  

  预期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三翻四突破”,即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翻两番以上,分别达到90亿元、25亿元、200亿元;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50亿元、18亿元、7000元、2万元,经济结构比例调整为10.1:72.5:17.4,力争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跻身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战略重点是:  

  ——突出煤炭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结构大转型  

  始终把煤炭开发作为主旋律,集中谋求“三个突破”,实现农业县向工业县的跨越。一是在煤炭资源开发上谋求新突破。全力配合华能公司、中铝集团等大型企业,加快煤炭开发步伐,抓好核桃峪1200万吨矿井、罗川煤田开发、正宁电厂、煤田供水、运煤通道等重大项目及周家煤电工业集中区建设,培育壮大煤制油、煤建材及三产带动、公共服务等后续产业,打造“煤电材”一体化开发的新型工业集群。二是在壮大地方工业上谋求新突破。坚持以农产品精深加工、运销服务、建筑建材为重点,认真抓好多功能气化炉、果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果酒生产等工业项目,加快县城工业集中区、榆林子工业小区建设,确保县城工业集中区食品饮品、建筑建材、机械制造、轻纺化工4个功能小区基本建成,入园企业达到40户,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县总量的40%,构建产业集聚化、功能秩序化、环境生态化、设施现代化的新型地方工业板块。三是在民营经济发展上谋求新突破。深入实施全民创业战略,放宽准入领域,优化扶持政策,争取彩印包装生产、生物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生产线等项目,扶持建办一批集约型、科技型、外向型、创汇型民营企业,力争民营企业税收达到3500万元以上,外贸出口创汇每年增长10%以上。  

   ——坚持依靠项目带动,促进投资规模大扩张  

  始终把项目作为主引擎,坚持“三个注重”,扩大投资规模,增强发展实力。一是注重扩大项目数量规模。抢抓国家进一步支持甘肃和革命老区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认真研究政策信息,准确把握投资导向,做深做细前期工作,论证储备各类项目1000个,编制可研280个以上,争取项目资金突破15亿元;组织实施5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200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亿元左右。二是注重扩大招商引资成果。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以煤炭开发、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三产服务为重点,积极引进煤电、煤制油、果汁加工、建筑建材、机械制造、新型能源等大型骨干项目落户正宁,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37亿元,年均增长22%,有效解决开放空间窄小、民资滞留不活等问题,激发跨越发展的潜力。三是注重提高项目质量效益。严格落实项目管理法人负责、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和质量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严格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严把土地许可、市场准入、资金使用关口,深入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项目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大发展  

  始终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主攻点,认真贯彻“二十字”方针,突出“三个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农民小康化。一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稳定粮食烤烟面积,提升果品蔬菜效益,扩大草畜药材规模,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全面实现“全县人均一亩果、川区户均一座棚、林缘户均五头畜、户均输出一个人”目标。认真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深入研究解决标准化生产、绿色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延伸等方面的问题,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2015年农业增加值突破9亿元,年均增长6.3%。二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341”工程(即建好县城工业集中区、周家煤电工业集中区、永和煤电铝工业集中区三个园区,带动园区所在地的山河、宫河、周家、永和四个乡镇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逐步实现一半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全面抓好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市验收。抓好中心村建设,改造城中村,建设试点村,治理空壳村,培育建设一批住房适度集中、产业结构合理、基础设施配套的现代农村安居小区,力争“十二五”末,形成以正周、南罗公路为主轴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示范片带,使全县一半乡镇率先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辖区内一半农民向市民转变目标,创建全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县。三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措施,加快建立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为主的农村经营制度,以耕地占补平衡为主的土地管理制度,以财政扶持为主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为主的公益事业建设制度,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主的民主管理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不断改善基础条件,促进城乡面貌大变化  

   始终把基础建设作为主抓手,突出“四项重点”,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一是抓好城镇提质扩容。坚持以规划为先导,大力实施“一城十乡(镇)”工程,编制完成城乡布局总体规划及水、电、路等专项规划,加强功能性市场建设,扩大城镇容量,完善服务功能,统筹解决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土地利用、基础配套、户籍改革、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力争“十二五”末,全县城镇规划区面积达到24.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18.8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以上,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21平方米、38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8.6%,加快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圈,构建陕甘交汇的区域发展中心。二是强化交通水利保障。立足建设区域交通枢纽,争取实施天宁沟至罗沟圈高速公路、宁正煤田物流中心等建设项目,加快“三横二纵二延伸”(三横即南罗公路、西罗周公路、正艾公路,二纵即G211线、S303线,二延伸即西月公路延伸及张刘公路林区延伸)交通网络建设,新建乡村油路、水泥路106条、789公里,实现“高速公路过县境、二级公路达县城、三级公路通乡镇、农村公路村村通”目标。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全力抓好煤田、电厂供水工程建设,争取实施泾河提水项目,解决4.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力争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0%以上,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三是加强绿色生态建设。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县建设并重,组织实施公益林建设、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项目,新增造林10.4万亩,新修梯田10.9万亩,确保森林覆盖率、流域治理程度分别达到45%、47.2%。认真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执法管理工作,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确保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4%以上。深入推进“三保一治”工程(油煤田周边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强化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十二五”末垃圾处理率达到98%,污水处理率达到95%,力争2014年达到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标准,走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四是优化电力通信服务。加快城乡输电网络建设,认真实施330千伏正南煤田输变电、110千伏正宁变电增容、县城电网自动化等改造扩容工程,完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深入实施农话光缆线路延伸、设备升级扩容等工程,积极推广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大和谐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主动力,深入实施“五项工程”,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一是科教提升工程。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争科技知识普及率、科技贡献率分别达到95%、56%以上。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布局,发展学前教育,强化德育工作,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医疗卫生工程。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好病的问题,加快公共医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平安医院”、“放心医院”创建活动,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制度,加强药品监管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实现公共医疗服务均等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三是文化惠民工程。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做大做强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延伸数字电视涵盖范围,构建服务多元、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一网三库”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控制人口数量,提升人口素质,力争“十二五”末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以内,自增率控制在7‰以内。四是旅游开发工程。编制完成罗川古城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红色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专项规划和重点景区建设规划,加快“红色革命教育游、黄土风情和黄帝文化游、陇上林海绿色生态游、罗川古城历史文化游”四大旅游品牌开发步伐,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加快融入周边旅游经济圈。五是社会保障工程。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优化就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实现新增劳动力全员就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民生政策覆盖面,着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和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基本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全覆盖。加强综治、信访、安监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2011年政府主要工作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一稳、二控、八增、一降”。“一稳”,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万吨左右。“二控”,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八增”,即生产总值完成18.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04万元,分别增长16.8%;财政大、小口径收入8260万元、6250万元,分别增长18%、1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8亿元,增长3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01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4022元,增长15%。“一降”,即万元GDP能耗降低2%。  

   主要任务是:紧扣“一个总纲”,实现“五个提升”:  

   紧扣“一个总纲”:即项目工作总纲。始终以项目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心谋划抓储备,全力以赴抓争取,集中精力抓建设,论证储备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棚户区改造、西月公路等骨干项目230个以上,资金规模达到83亿元,完成可研初设50个;全力争取通村水泥路、绿色能源县、县城集中供热、西罗周公路剩余段等项目列入省市投资计划,确保争取项目资金突破3.6亿元。认真实施好宁正煤田开发、基本烟田灌溉、县城污水处理、保障性住房等42个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确保5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8亿元。  

   实现“五个提升”:  

    一是加快优势资源开发,提升工业强县水平。加快煤炭石油开发。紧扣把庆阳建设成为国家级区域能源中心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核桃峪1200万吨矿井、正宁电厂、煤田供水、罗川煤田、石油勘探“五大工程”,力争核桃峪煤矿主井完成工程量的70%以上,全面完成“三井一配套”(措施井、风井、副井、地面配套设施)建设及工程环评、土地报批、征地拆迁和罗川煤田普查任务,争取长庆公司、中石化公司布设油井20眼以上,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稳步发展地方工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抓好水泥粉磨站、金牛公司与荷兰迪卡公司苹果深加工等新办工业及神农饲料厂等续建工程,加快推进周家煤电工业集中区、县城工业集中区建设,新办农副产品、新型建材等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2户、500万元以上3户,开发工业新产品4种,完成投资4.2亿元,确保节能减排不突破约束性指标。坚持“引强入正”,按照“四最四低”要求,全力扩大招商引资,吸引县外资金,激活民间资金,盘活信贷资金,认真抓好正宁宾馆、奥神洲气调库及6000吨苹果商品化处理、县城功能性市场建设等项目,提高合同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4亿元以上。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坚持思想上放胆、政策上放宽、机制上放活、服务上放优,组织实施好县城商业步行街、“退市还路”工程等商贸流通项目,培育发展一批餐饮服务、建筑建材、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型民营企业,力争民营经济实现税金达到1500万元。  

   二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打造特色品牌农业。推广双垄沟播玉米5万亩,粮田面积稳定在28万亩。坚持在果品提质增效上求突破,新栽果树5万亩,建设科技管理示范园15处。在烤烟规范化生产上下功夫,认真抓好基本烟田灌溉工程建设,种植烤烟3万亩,新建现代烟草合作社2个。在蔬菜扩大规模上做文章,新建日光温室及设施大棚600座,栽植大葱3万亩,蔬菜面积稳定在8万亩左右。在标准化养殖上探路子,改建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4个,完成种草1万亩。在提高劳务输转效益上出实招,新建劳务输转基地11个,输转劳动力5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3.7亿元。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用现代工业提升农业,实施好金牛公司气调库、浓缩果汁加工、景盛饮品公司等产业化项目,加快农副产品加工、贮藏、保鲜、运销等龙头企业培育开发,构建“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品牌”的产业化格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个,完成“宫河”牌大葱绿色食品申报和紫苏地理标志认定,推进生产标准化、品牌化。扎实开展新农村试点工作。坚持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相结合,产业开发与基础建设相配套,村容整治与民主管理相协调,抓好山河蔡峪、永正纪村、五顷塬西头等15个省列试点村建设,全面做好山河镇西关村被征地农民安置、棚户区改造工作,建设30户以上小康住宅小区10处,争取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3个。抓好山河镇市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建设,启动实施周家、宫河、永和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纵深推进产业提升、基础配套、农民培训、农宅建设、户籍改革、民主管理“六大工程”,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建设,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县城建设。以城北新区开发为重点,抓好县城道路、污水处理、功能性市场建设、县城东口改造、给水改扩建、城北广场续建、南苑小区住宅开发、汽车站搬迁、农贸市场改造、正宁宾馆建设“十大工程”,强化城市执法管理,扩大城镇容量,提升城市品位。小城镇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抓好榆林子小城镇建设、永和金阳商业步行街、湫头农贸市场等项目,深入实施“六化工程”,改善人居环境,确保城镇化率达到31%以上。交通运输建设。组织实施宁长二级运煤通道、西罗周公路剩余段等项目,争取实施通村公路23条、200公里,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新建五顷塬、三嘉等乡镇汽车站2个,强化公路养护管理,确保列养路线好路率达到70%以上。民生水利建设。争取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山洪灾害防治等项目下达投资,组织实施好红土窑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集中供水、安全饮水、川台区小提灌等水利工程,解决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生态县建设,认真实施公益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强子午岭林区、饮用水源地及“三河一区”环境保护,完成能源沼气2560户,造林2万亩,新修梯田2万亩,流域治理30平方公里,创建生态村10个。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复垦土地7080亩,加快推进土地运作市场化。通信服务保障。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增容、县城配网自动化及农话光缆线路延伸、宽带网络拓展等工程,建设天翼宽带村10个,实现服务差异化、个性化、亲情化。  

   四是加快完善财政体系,提升保障服务水平。加强财源建设。坚持围绕产业建财源,围绕项目抓财源,积极争取省市财源建设扶持资金,强工业、活三产,培育壮大以煤炭为主的工业财源,以烤烟为主的农业财源,以建筑服务为主的工商财源,构建多元化、后劲足、潜力大的财源体系,促进总量扩张、质量提升。优化支出结构。深入实施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及涉税信息交换共享工程,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严格执行人大审议通过的财政预算方案,把财政支出的重点向“三农”工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倾斜,确保支出比例有新提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资金监管。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巩固“省直管县”成果。坚持依法理财,强化预算约束,加强重大项目、重点资金审计监督,提高财政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是加快发展民生事业,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水平。科技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科普示范县创建、科技创先及科技入户入企活动,加快推进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建设,完成农民教育培训4万人(次),培训技术骨干3000人,力争科技贡献率达到50%。优化教育布局结构,抓好正宁三中综合办公楼、实验楼,山河初中餐饮楼、住宿楼等项目建设,争取实施县体育馆项目,每乡镇利用闲置校产建办1所公立幼儿园,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提升办学质量效益。公共医疗卫生。抓好县医院整体搬迁、卫生监督所综合业务楼、宫河卫生院住院楼等项目建设,争取实施妇幼站业务楼、湫头卫生院业务楼等项目,新建村卫生室20个。深入推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基本药物和新农合医药费用“一卡通”报销制度,提高城乡住院费报销比例,扩大医保覆盖面,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文化旅游开发。大力发展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县城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新建榆林子至周家煤区有线电视光缆线路33公里,发展数字电视1200户,争取新闻信息中心及演播大厅建设项目立项投资。突出开发旅游产业,抓好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革命纪念馆、调令关森林度假村等旅游项目建设。人口计划生育。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启动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生殖健康服务进万家”及计划生育专项治理活动,完成榆林子、宫河等计生服务所改扩建工程,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民生社会保障。加强城乡低保、大病救助、救灾救济、双拥优抚等工作,完成农村低保2.3万人、城市低保4000人。强化政府责任,严格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建设保障性住房284套,改造农村及国有林场危旧房2053户,有效遏制房价上涨趋势。继续抓好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认真实施“五大就业工程”和“三项服务计划”,确保实现就业3000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以上。坚持稳固城市社保,启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确保2.5万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发放到位,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平安正宁创建。坚持以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重点,加强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加快平安和谐正宁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执法监察为重点,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公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集中治理活动,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百舸争流,奋楫争先。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们要坚持以科学理念谋划发展,以科学方法推动发展,以科学制度保障发展,加快建设“六型政府”,切实增强“六种能力”,进一步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  

   加快建设学习型政府,增强科学发展的源动力。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加强政府党组集体学习,推进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教育引导政府组成部门和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守人民公仆本色,不断提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加快发展、共建和谐的本领。  

   加快建设创新型政府,增强科学发展的创造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思维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坚持用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方法、有效的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公正客观的考核评价机制,统筹协调的工作推进机制,互相制约的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政府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增强科学发展的执行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理效率,强化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财力用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努力构建职责明确、工作规范、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  

   加快建设法治型政府,增强科学发展的凝聚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进一步完善法律民主监督机制,畅通监督渠道,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强化政府内部监督,加快推进政务公开,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加快建设诚信型政府,增强科学发展的向心力。深入开展“诚信政府创建”活动,严格落实行政问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负责等制度,凡是承诺的事项,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提高政府公信度,努力使环境优起来、人气旺起来、发展快起来。  

   加快建设清廉型政府,增强科学发展的保障力。牢固树立“不勤政就是腐败”、“只要用心、就能干好”、“寻找成功的办法、不找失败的借口”的理念,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摆阔气和铺张浪费,以廉洁勤政取信于民,保持政府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满怀喜悦同回首,信心百倍共展望。站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下,集全民之智,聚全县之力,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本届政府任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2011年正宁县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无